客机因旅客突发情况滑回:海航做法无可挑剔 二维码
826
发表时间:2019-12-11 10:26 12月8日,萧山机场一趟海航航班起飞前,机上一对老夫妻收到亲人去世的消息,要求下机。机组征得多方同意后,在滑行中紧急返回航站楼,并广播通知乘客说明缘由。为此,该航班延误50分钟起飞,延误15分钟抵达。 对此事件,网友观点出现分歧。有人将心比心,为机组点赞,也有人对这份温情并不买账,认为只有人命关天的事,才值得占用其他乘客的宝贵时间,毕竟航班拖延会影响其他乘客利益。再说,以后乘客只要有“紧急情况”,是否飞机都该马上滑回? 针对网友们的争论,海航12月9日回应称,两旅客因突发状况情绪激动,根据规定,旅客存在情绪失控风险不适宜继续运输,机组出于安全及人性关怀决定滑回。也就是说,机组的处置有章可循,并未破例。 对此,北京航空法学会会长,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董念清接受媒体时认为:海航做法无可挑剔 机长以安全为己任。 飞行中,机长最关心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当然是航空安全,安全地把乘客送达目的地,这是其职责所在。上到民用航空法,下到民航规章,明确规定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换言之,一旦上了飞机,所有乘客的身家性命以及飞机的安全均托付给了机长,有安全就有了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机长的考虑问题及行事的出发点首先是安全。 机长最具有发言权。 飞行中,乘客的行为是否影响或危及航空安全,机长最有发言权。从一个副驾驶到机长,要飞上几千架次的航班,才能够胜任机长这一角色。可以说,包括机长在内的机组成员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识和处理了飞行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乘客在飞行中情绪失控危及航空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只有他们,最具有经验、具有资格判断乘客的行为会否影响安全。一个看似普通、不起眼的行为或举动,一般人看不出有什么风险,但机长却能看到其后隐藏的安全风险。 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比较航班的延误,安全是第一位的。延误一点,安全到达,比什么都重要。 为机长行为点赞。 飞行中,发生突发情况,最考验机长的智慧和经验。飞机滑回,既消除了潜在的航空安全风险,保证了航班的安全运营,又满足了乘客要求下机的需求。这种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遵守了法律规定,保障了飞行安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值得鼓励和赞许的。
文章分类:
案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