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剖析:桂林航空当班机长违反了哪些规定?

 二维码 378
发表时间:2019-12-03 11:13

作者:董念清


热点


随着《中国机长》的热映,大家愈发重视航空航天法律法规。

近日,一网友配发的图片显示,一位着非航空制服、未带任何证件的年轻女性,在与民用客机驾驶舱高度疑似的环境中,十分开心地摆出“V”型手势拍照,面前的小桌板上还有3个喝茶用的茶具,原微博中还配有“超级感谢机长”等文字。

1572942351486644.jpg

(微博原图)

资深民航机长陈建国对记者表示,图片中的驾驶舱和正常商业客机驾驶舱一模一样,其地空通话频率设置、海压在STD状态表示处于高空飞行以及MCDU上没有修正卡等细节,都可以判断出客机处于正常飞行中。
相关人员表示:“飞行驾驶员在模拟机进行训练时,进行的都是复杂特情训练,明确规定不允许将水杯更别说开口茶具带进模拟机了。”
更有网友从照片细节指出,本架客机属于桂林航空。
广州日报

经调查,该女生为桂林旅游学校-交通运营与服务学院的一名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相关知识,但倚靠与机长的特殊关系,依然在未遵守规定的情况下进入了驾驶舱,碍于知法犯法的行为,引起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微信图片_20191203112118.jpg

(微博热评)

微信图片_20191203112133.jpg

(经分析,微博放出的驾驶舱照片,均在真实飞行中拍摄

为何一例违规事件,会在热搜上引起轩然大波?

1994年3月23日,俄航593坠毁西伯利亚,机上75人全遇难。后调查发现,导致空难的竟是副机长儿子:这位副机长在顶班时把15岁和12岁的儿女带到驾驶舱,先后坐驾驶位“学习”飞行,其中12岁的儿子真拨动了操纵杆,意外触发了客机手动模式。
俄罗斯航空593号航班事故

原来,一起小小的违规,竟有能令机上全部乘客遇难的风险。然而,因驾驶员违规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从而导致的麻烦,不仅有90年代的前车之鉴,就连去年也有类似案例。


微信图片_20191203112138.jpg


其实,央视新闻节目中早已明确指出,在1950-2010年里的1085次空难(只含在册的18人以上客机,并已得出确切事故原因)的统计里,其中驾驶员违规或失误”占主要责任(下附相关新闻片段)



这不禁让大家细思极恐,在空中飞行的客机上,如果连驾驶人员都不能肩负起确保乘客人身安全的责任,旅客们将毫无安全感、信任感可言




那么从航空法律法规角度出发针对上述新闻的相关规定都有哪些



飞行中对机长有什么要求


1. 民用航空器的操作由机长负责,机长应当严格履行职责,保护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44条)。
换言之:整架飞机及机上乘客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给了机长,机长责任重如山。

2. 民用航空器的机长对民用航空器的运行直接负责, 并具有最终决定权。机长在舱门关闭后必须对机上所有机组成员、旅客和货物的安全负责。机长还必须在从飞机为起飞目的准备移动时起到飞行结束最终停止移动和作为主要推进部件的发动机停车时止的时间内,对飞机的运行和安全负责。(《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18年修订)》第91.5条)
概言之:飞机由你开,安全你来担,责任你来负。

3. 在值勤岗位上的飞行机组成员,从起飞至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中, 每个飞行机组成员应当坚守各自飞行岗位, 除非为了履行与该航空器运行有关的职责或出于生理需要必须离开岗位。在岗位上时应当系紧安全带。(《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18年修订)》第91.105条)
换言之:机组成员的岗位专属于每一个机组成员,除非是需要履行其他职责或上厕所,不得离开岗位,更不能允许非机组人员“鸠占鹊巢”,任何人非机组人员不能占据机组人员的岗位。


什么人可以进入驾驶舱


下列人员可以进入飞机驾驶舱(《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第121.545条):
1.机组成员;
2.正在执行任务的局方(指民航管理局)监察员或者局方委任代表;
3.得到机长允许并且其进入驾驶舱对于安全运行是必需或者有益的人员;
4.经机长同意,并经合格证持有人(指航空公司)特别批准的其他人员。
对进入驾驶舱的人员,法规有着严格的限定,上述可以进入驾驶舱的人员,都是与飞行安全相关的或必需的。非机组人员进入驾驶舱,必须是出于飞行安全的需要并经批准,否则,机长无权批准或同意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



机长应受什么处罚


对于违反本规则相关规定的,如果直接责任人是航空人员执照持有人, 局方可给予其警告或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可给予其暂扣执照一至六个月或吊销执照的处罚。(《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18年修订)》第91.1609条)
执法主体是局方(民航局或其地区管理局)。轻者警告或罚款,重则暂扣或吊销执照。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